玉树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玉树小说 > 嘉靖承明 > 第二百八十五章 废除贱籍,疍户实船政!

第二百八十五章 废除贱籍,疍户实船政!

  第二百八十五章 废除贱籍,疍户实船政! (第1/2页)
  
  谷大用听后,怔了半晌。
  
  他没想到天子会提出这么个法子。
  
  这是十多岁少年能想到的吗?
  
  但谷大用也不敢反对,只暗自下决心以后得老实些,对下也得和气些,以免自己被人告黑状,让皇爷产生疑忌。
  
  当然,谷大用觉得,还应该更加对上恭敬才是。
  
  毕竟,这宫廷密告制度一推行,皇帝收拾他这样的大太监,也更有理由了。
  
  因为他这种在宫里的老太监,难免会有些坏规矩的事,不可能真的清清白白。
  
  所以,谷大用只是拱手称是,然后离开御前照办起来。
  
  此制,一经传开,内廷因而皆议论纷纷,但响应者也不少,而开始有人真的往各宫门处新设的密告匣,趁没人的时候投密告。
  
  时值嘉靖四年中旬。
  
  朱厚熜的大明帝国最高统治层的重心依旧是围绕着加强海上军事实力的目的展开。
  
  “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张孚敬奏,清江浦、龙江、太平已奉旨造五千料以上大船六十二艘,两千料以上大船一百零九艘!”
  
  为此。
  
  这一天,御书房,内阁首辅费宏向朱厚熜奏报了造船的情况。
  
  立在殿中的朱厚熜,听后抚掌而笑:“甚好,没想到造的这么快!”
  
  费宏回道:“据张孚敬在奏中说,这是因为天下承平太久,工匠日益滋生,很多都缺活干,如今朝廷给工钱造船,而不像以往以役使的方式使工匠造船,故工匠们的造船积极性大为提高,前来受雇造船的工匠也就络绎不绝。”
  
  “造船造的快,那船政学堂的建设呢?”
  
  “杨阁老可有章奏呈上?”
  
  朱厚熜这时问道。
  
  费宏这时回道:“杨阁老倒是有章奏呈上来。”
  
  接着。
  
  费宏又补充说道:“但按杨阁老所奏,船政学堂的招生倒是非常不顺!”
  
  “怎么不顺?”
  
  朱厚熜皱眉回头看向费宏问道。
  
  费宏这时低首道:“回陛下,按照杨阁老所奏,没人愿意送子弟来船政学堂学习操船、造船诸船政。”
  
  “杨阁老本欲是让沿海卫所军官子弟入校读书,但他们当中,要么因为家风不严,所以子弟多是不成器的纨绔,要么家风严厉,却只肯让子弟读书举业,以后做文官。”
  
  “至于普通军户子弟,正丁除戍守外还得为地方官役使,余丁则还要耕作,为卫所军官役使,所以也无暇来船政学堂读书。”
  
  “民户子弟更不必说,据杨阁老报,沿海民户,富家子弟成器者,也皆只肯举业,不成器者,连最有前景的举业都不肯走,何况是学船政。”
  
  费宏详细陈述了杨一清在办船政学堂中遇到的问题后,朱厚熜就道:“朕知道,让一个新事物落地会很难,所以朕才让他这个大学士去行临机专断之权,小事立裁,大事也可以先行后奏,他奏上来的处置方式是什么?”
  
  费宏回道:“杨阁老选择了招疍户子弟为学员,对凡肯入船政学堂学习的疍户子弟,免该户鱼课,允其改籍!”
  
  “很好!”
  
  “就应该这样做!”
  
  “这杨阁老果然是能臣啊!”
  
  朱厚熜忍不住夸了杨一清一句,然后吩咐说:
  
  “干脆这样,也不要改籍,直接废贱籍制度!”
  
  “让这些疍户可以登岸,造屋居住,力田务本,与齐民一同编列甲户,势豪土棍不得借端欺凌驱除;本来,这些疍户也是属于良民嘛!”
  
  “对于入船政学堂和愿意受募为新招水师军士的疍户,还可以在登岸后予以免本户役和鱼课,只收田税。”
  
  “齐民也可以入船政学堂和受募加入水师,而在受募后也可以免本户徭役。”
  
  费宏颔首称是。
  
  而接着。
  
  朱厚熜又问起了钞关税的情况。
  
  王琼做了汇报。
  
  让朱厚熜高兴的是,钞关税因为漕运改制杜绝了夹带和权贵豪绅中阻挠改制者被严格处置,的确在不断增加。
  
  这使得朱厚熜更加不心疼他刚才大发善心,对入船政学堂和加入水师者免役和免鱼课的决定,所造成的财政损失。
  
  因为大明发展到现在,由于大量疍户不堪盘剥出逃之故,能从疍户身上征收的鱼课已经非常少。
  
  所以,按照成化朝以后确定的鱼课份额。
  
  大明全国疍户们,每年需要缴纳的鱼课,合计,按眼下嘉靖四年的物价,也就值五百多银元。
  
  故而,即便是所有疍户都去船政学堂或者加入水师,对财政影响都不大。
  
  至于其他户籍百姓也去船政学堂和加入水师,跟着免役的福利,也影响不大。
  
  因为这些百姓大部分都不通水性,也畏惧水上之事,乃至大部分光是第一关考核都通过不了。
  
  当然,虽然大明朝廷每年征上来的鱼课总额也就价值五百多银元。
  
  但落在每一位疍户头上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一是直接负责征收这些鱼课的官吏,不可能就真的只收这么点,往往会变着法的多收多要。
  
  二是大明百姓普遍缺钱,商业活动很少。
  
  很多时候,一银元对他们而言都是巨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